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珊珊)在疫苗开发过程中,血清学检测被用来检验疫苗的免疫原性和诱导的中和性抗体水平,而从分子水平评估疫苗诱导抗体有助于增加对疫苗发挥作用机制的理解。
近日,南开大学团队联合国药中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清华大学及俄罗斯科学院团队在Protein&Cell期刊上发表文章“Molecular deconvolution of the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duced by an inactivated SARS-CoV-2 virus vaccine”。
从疫苗接种者血中分离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示意图
研究团队建立了基于液滴微流控系统构建天然抗体文库的技术,并利用该技术从新冠灭活疫苗接种者外周血样品构建了天然配对抗体文库,进而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该文库中筛选到多个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这些抗体结合在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不同表位。最后,研究团队评估了这些中和抗体对于各种表面蛋白突变体(包括单点突变、英国变异株和南非变异株表面刺突蛋白)的结合能力,发现抗体维持了对大部分突变的结合能力,仅有部分抗体对南非变异株表面刺突蛋白的结合能力明显下降。
该工作阐明了灭活疫苗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同时解释了疫苗接种者血清对多种新冠病毒突变株仍然具有中和作用的原因,为疫苗的开发和评估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工具。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杨晓明、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恺、南开大学药学院郭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陆荫英、清华大学医学院娄智勇为论文通讯作者,南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博士后周兴东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王辉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南开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3238-021-00840-z